一个上联,竟能让满座文人愣神,一个下联,却令众人拍案叫绝!对对子,看似文字游戏,实则是智慧与心机的交锋。
这天,一位秀才信手写下一句——“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平淡中藏玄机,叫人难以对上。
不料,一旁沉默许久的寡妇轻启朱唇,回了一句,让在场所有人面色大变,甚至连秀才都羞愧低头。究竟她说了什么?又为何能引发如此轰动?
灵桥镇上的不速之客万历二十三年的初夏,杭州灵桥镇的集市上人来人往。卖菜的老农吆喝着新鲜的瓜果,打铁的师傅叮叮当当敲个不停。就在这热闹的市井之中,一个身穿长衫的中年男子晃晃悠悠地走着,他就是方秀才。
展开剩余90%说起这方秀才,镇上没有不认识的。三十来岁的年纪,考了十几年还是个秀才,偏偏还自命不凡。他家里有几亩薄田,靠着佃户种地勉强度日。方秀才最大的爱好就是到处显摆自己那点墨水,见人就要吟诗作对,搞得镇上的百姓看见他就绕道走。
"哎呀,这不是龙家嫂子吗?"方秀才眼前一亮,快步走向一个正在买菜的妇人。
龙寡妇今年二十五岁,丈夫去年因病去世,留下她和一个七岁的儿子。她虽然守寡,但容貌端庄,举止得体,在镇上颇有好名声。平日里靠着做些针线活养家糊口,日子虽然清苦,但也过得安稳。
方秀才盯着龙寡妇看了又看,心里打起了歪主意。他知道寡妇家境贫寒,想着用自己的"才学"来占些便宜。
一个离谱的赌约"龙家嫂子,在下有个提议。"方秀才摇着折扇,装模作样地说道,"听说你也识得几个字,不如咱们来对对联如何?"
龙寡妇停下手中的活计,淡淡地看了他一眼:"方秀才有何指教?"
"是这样的,"方秀才眼珠子一转,"我出上联,你若能对上,我就给你家做一个月的苦力,帮你耕田种地。你若对不上,就要答应我一个要求。"
旁边的摊贩们都停下了手里的活,纷纷围了过来。大家都知道方秀才的德行,担心龙寡妇吃亏。
"方秀才,你这是欺负人家孤儿寡母啊!"卖豆腐的老张看不过去了。
"就是,有本事你去找城里的举人老爷对去!"旁边的人也跟着起哄。
方秀才脸一红,但还是硬着头皮说:"这是文人之间的切磋,你们不懂就别插嘴!"
龙寡妇想了想,她早就听说方秀才肚子里没多少墨水,而自己从小跟着父亲读过几年书,对对联还是有些把握的。再说,如果赢了,家里就能多个劳力,对她们母子也是好事。
"好,我答应你。"龙寡妇点点头。
第一回合:谁家的野牛崽方秀才见龙寡妇答应,心中暗喜。他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听好了,我的上联是——大牛小牛,天下野牛崽守蠢牛!"
话音刚落,围观的人群中传来一阵议论声。大家都听出来了,这哪里是什么对联,分明是在骂人!方秀才这是在讽刺龙寡妇的儿子是野牛崽,还说人家母子俩都是蠢牛。
龙寡妇的脸色变了变,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她知道方秀才故意激怒她,想让她失了分寸。可她偏不上当。
"方秀才的上联我听明白了。"龙寡妇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让在场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我的下联是——新书旧书,世上酸秀才读死书!"
好!围观的百姓们忍不住叫好。这下联对得妙啊!你说我儿子是野牛崽,我就说你是个只会读死书的酸秀才。你骂我们母子是蠢牛,我就讽刺你读了半辈子书还是个穷酸秀才。
方秀才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万万没想到,一个寡妇竟然能对出这么工整的下联,而且还反将了他一军。
"这……这不算!"方秀才结结巴巴地说,"这太简单了,不能算数!"
"方秀才,愿赌服输啊!"围观的人起哄道。
"我说了不算就不算!"方秀才恼羞成怒,"我还有一联,这次要是对上了,才算她赢!"
桥上走过的是谁方秀才目光一转,看到不远处的石桥,心生一计。他知道有个三国的典故,正好可以拿来刁难龙寡妇。
"听好了,这次的上联可不简单。"方秀才得意洋洋地说道,"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减去桥边木,加女变成娇,娇娇桥上过,干哥实爱娇!"
这上联一出,围观的人群中有几个读过书的,脸色都变了。这哪里是对联,分明是在调戏人家寡妇!特别是最后两句,简直是赤裸裸的轻薄之词。
"方秀才,你太过分了!"有人看不下去了。
"就是,人家一个寡妇,你这样说话合适吗?"
方秀才却不以为然:"这是文学典故,你们这些粗人懂什么!三国时期,周瑜就是用这个对联考诸葛亮的,我不过是借用一下罢了。"
其实方秀才心里打着如意算盘。他觉得龙寡妇一个妇道人家,肯定不知道这个典故,更不可能对出下联来。到时候她对不上,就只能任由自己摆布了。
龙寡妇听完上联,脸上露出一丝冷笑。她当然知道这个典故,也明白方秀才的龌龊心思。既然对方如此无耻,她也不必客气了。
娘娘桥上莫想娘"方秀才的学问果然了得。"龙寡妇不慌不忙地说道,"既然你出了这样的上联,我也不能失了礼数。听好我的下联——"
她顿了顿,提高了声音:"有米也是粮,无米也是良,舍掉粮边米,加女即是娘,娘娘桥上过,亲儿莫想娘!"
静!
整个集市突然安静下来,随即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妙啊!实在是太妙了!
龙寡妇这下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反击得恰到好处。方秀才说什么"干哥实爱娇",想占她便宜,她就来个"亲儿莫想娘",直接把方秀才当成了儿子!
"哈哈哈,方秀才成了人家儿子了!"
"活该!让你调戏人家寡妇!"
"这下联对得好,解气!"
方秀才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仅没占到便宜,反而被人家当众羞辱,成了全镇的笑话。
"方秀才,愿赌服输,你该履行承诺了吧?"龙寡妇平静地说道。
方秀才还想耍赖,但围观的百姓们不答应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有的甚至撸起袖子,准备"帮"方秀才履行承诺。
无奈之下,方秀才只得认输。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他每天都要到龙寡妇家干活,挑水劈柴、耕田种地,把他累得够呛。更要命的是,这件事很快传遍了十里八乡,走到哪里都有人喊他"龙家的儿子",气得他连门都不敢出。
对联这种文学形式,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考验对仗工整,更考验应对者的机智和学识。方秀才自以为是,想用对联来欺负人,结果反被人家将了一军。这告诉我们,真正的学问不在于炫耀,而在于修身养性。像方秀才这样品行不端的人,即便识得几个字,也终究会自食恶果。
结语这个发生在明朝万历年间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普通百姓的智慧。龙寡妇虽然身份低微,但她不卑不亢,用自己的学识维护了尊严。而方秀才呢,空有秀才之名,却无君子之德,最终只能成为大家的笑柄。文化的真谛不在于卖弄,而在于涵养。一副好的对联,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
信息来源: 明代对联文化相关史料 《中国对联发展史》 杭州地方志相关记载发布于:山东省垒富优配-配资公司-证券配资门户-低息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