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以色列在中东同时开辟四条战线,加沙地面巷战未休,黎巴嫩真主党火箭弹日夜轰炸北部城市,叙利亚边境炮火连天,也门胡塞武装的导弹还不断袭向红海商船。
而狂的是,它连埃及岗哨都敢打,甚至威胁俄罗斯“让乌克兰获胜”。 可诡异的是,如此疯狂树敌,以色列本土却几乎没再发生大规模恐袭。 两年内仅20名平民死于恐袭,比90年代动辄百人死亡的炸弹袭击时代“安全”得多。
这背后,是以色列用铁腕控制、血腥威慑和盟友撑腰换来的“高危平衡”,但代价是加沙近6万人死亡、国内社会撕裂、经济濒临崩溃。
以色列的战线早已突破加沙。 在黎巴嫩边境,真主党每天发射数十枚火箭弹,6月11日的一次报复性导弹袭击直接炸沉海法港三艘货轮,12名平民丧生。 以军紧急调集10万兵力北上布防,导致德国、美国等12国启动撤侨程序,美军两栖舰在地中海游弋待命。
叙利亚方向更凶险。 戈兰高地成了新火药桶,以军持续空袭大马士革和阿勒颇机场,甚至越境进入叙利亚领土作战,这是自1973年中东战争以来首次地面入侵。
而也门胡塞武装的“无人机+导弹”组合拳,在6月20日用一枚反舰导弹精准击中以色列商船“利维坦”号,7人死亡,直接损失1.2亿美元。
连“友军”埃及都遭波及。 埃及主持巴以和谈峰会期间,以军坦克竟误击埃及边境岗哨,引发开罗强烈抗议。 至于放话“让俄罗斯付出代价”的狂妄威胁,更让全球瞠目。
明明四面受敌,以色列街头却反常平静。 2023年10月至今,本土仅发生零星袭击,总计死亡平民约20人。 对比90年代138起自杀炸弹、上千人死亡的“血色十年”,堪称魔幻逆转。
这种“安全假象”背后藏着三重血腥逻辑:
1.斩首行动瘫痪对手,以军对敌首脑发动“外科手术式清除”,2024年狙杀真主党领袖纳斯鲁拉,2025年7月又在德黑兰炸死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哈尼亚。狠的是“寻呼机暗杀”,远程引爆真主党成员通讯设备,一次炸死上千人。 高层频繁更替让哈马斯、真主党陷入指挥混乱,连自杀袭击都难组织。
2. 铁腕封锁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已成“露天监狱”。 以军实施“铁墙行动”,切断150万巴勒斯坦人进入以色列的通道,还暂停15万劳工工作许可。 定居者暴力同时激增30%,武装分子连渗透都困难,更别说策划恐袭。
3. 核威慑吓退伊朗,伊朗核设施遭以军重创后,报复却雷声大雨点小。 6月冲突中,伊朗导弹袭击前竟提前通知以色列“疏散平民”,被戏称“绅士战争”。
原因很简单,伊朗忌惮以色列80-400枚核弹头的“参孙选项”,一旦亡国就拉敌人同归于尽。
2025年7月,以军撕毁76年兵役豁免传统,强征5.4万名极端正统派犹太学生入伍。 这些终日研读经书的年轻人,仅受训8周就被投入加沙战场。
女兵服役期也从21个月延至24个月,混编进“狞猫”步兵营承担高危巡逻。 预备役更惨,45万人被征召创历史纪录,许多父亲连续服役18个月,举着“孩子需要爸爸”的标语在特拉维夫怒吼。
极端正统派在耶路撒冷焚烧垃圾、砸毁部长座驾,高喊“宁死不参军”;世俗派10万人上街要求停火,痛斥内塔尼亚胡“用士兵生命换权力”。
而致命的是,宗教领袖发布“拉比裁决”,参军者将被逐出教门, 这枚“精神原子弹”比真主党导弹更具杀伤力。
战争让以色列GDP暴跌5.2%,失业率飙至12.7%。 箭式拦截导弹每发成本300万美元,国库已被掏空。 美国虽批准5.1亿美元军售,却在联合国默许加沙停火决议,被以方视为“背叛”。
阿拉伯联盟更公开摘掉真主党“恐怖组织”帽子,埃及、约旦切断情报共享,以色列正被中东彻底孤立。
以军总参谋长扎米尔坦承,若年底前未能摧毁真主党导弹库,以色列将“战略失败”。 而在加沙,哈马斯用温压弹全歼以军装甲巡逻队,18名士兵瞬间死亡,暴露巷战劣势。
最讽刺的是,以色列引以为傲的“铁穹”防空网,竟被胡塞武装500美元的自制燃烧弹破解,山火蔓延烧毁电网,防空系统集体瘫痪。 此刻,中东武装组织已摸透以军命门,用低成本消耗战,拖垮这个弹丸之国。
垒富优配-配资公司-证券配资门户-低息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