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跳脚的样子,跟抢打折鸡蛋的大妈一样急。”中国刚把黄岩岛划成保护区,马尼拉就拍桌子骂街,可骂归骂,船还是绕道走,毕竟谁都不想真撞枪口。
这事儿得从那条灰扑扑的科考船说起。六月十号上午,“海洋地质八号”晃进黄岩岛潟湖,船尾吊着水下机器人,一潜就是仨小时,捞上来一桶一桶的珊瑚碎渣。现场照片流传出来,潟湖里的珊瑚盖得密不透风,比周边高出两成,数据直接甩进联合国环境署的公开报告,没人能挑刺。
我琢磨着,这哪是搞科研,分明是装了个24小时监控,谁进来捞鱼,后台立刻亮红灯。以前海警船还得靠大喇叭吼,现在直接甩条例:“保护区内禁止捕捞,违者罚款五十万。”一句话把菲律宾渔民的小木船吓退十海里,比军舰管用。
更骚的操作在后面。船还没走,海南发通知:五百户渔民领补贴改行养鲍鱼,政府出钱培训,三个月包上岗。潜过水的老李告诉我,他原来一晚上能捞两千斤小鱼苗,现在改成网箱,收入翻一番,还不用熬夜。往深层想,这是把靠海吃饭的人从战场上拉走,留给对手一片空海,打也不是,骂也骂不动。
菲律宾当然不甘心,马上拉美国来撑腰。月底美菲军演,地点就定在黄岩岛外海,号称“击沉模拟靶船”。可演习当天,中国海警船贴着边线一路跟拍,飞机高空直播,画面传回国内,网友齐刷“免费素材”。美军驱逐舰晃了两个小时就撤了,说是“天气突变”,其实就是找不到台阶下。
我把两段视频对比着看,一边炮火连天,一边潜水下网,谁真谁假一目了然。中方把保护区条例印成中英菲三语小册子,空投给路过的渔船,封面上写着“共同家园”,软刀子里夹着糖,让人挑不出毛病。
再往后,三亚开闭门会,越南、泰国、印尼的专家都被请去喝茶。议题只有一条:要不要一起建联合监测站。中方承诺出设备出资金,东盟只要出人,数据共享,论文共署名。现场流传出的草稿写得明明白白,监测范围包括黄岩岛潟湖,可主权字样一句没提。
知情人士跟我嘀咕,这种“只干活不签字”的套路最滑,等于默认你进来帮忙,却不给你名分,回头写报告,站点落在中国保护区,谁也翻不了案。越泰代表笑眯眯合影,菲律宾代表却全程黑脸,会后连夜飞回马尼拉,第二天就召开发布会,说“不接受任何把菲律宾海域纳入他国项目的安排”。
一句话,把天聊死,可又拿不出替代方案,只能把“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再念一遍,听得记者都打哈欠。
时间拉到上月底,海警又放出新视频:夜间围剿外籍渔船,探照灯一打,船舷上堆着成吨的砗磲,活的。执法员手持扫码枪,船主信息瞬间上传,三分钟打印罚单,船拖走,货没收,全程直播。评论区里有人喊“干得漂亮”,也有人担心“别把人逼急了”。
我捋了捋,发现套路越来越顺:先用科研锁定生态现状,再用补贴卸下渔民对抗情绪,接着 pours 钱拉邻居一起“打工”,最后用国内法把规矩钉死,一层套一层,像给黄岩岛穿了件带锁的救生衣,游得动,但脱不掉。
菲律宾现在左右为难:真动手,没有国际法抓手,不动手,国内选票天天喊“软弱”。总统府发言人天天把“主权”挂嘴边,可海警船消耗的是真金白银,柴油一涨再涨,再喊两月,财政先喊停。
我算过账,一艘汉密尔顿级老舰跑一天三万美元,中国海警的新型钢壳船跑一天八千人民币,油耗只有对面三分之一,耗得起。更关键的是,后船随时能切科研模式,家当全是采样器和水下摄像机,打完官司都能说“我在保护珊瑚”,对方却只剩炮弹壳,舆论场先输一半。
眼看年底逼近,海南又放风:明年一月启动黄岩岛生态旅游区,限定每天一百名潜水爱好者,网上实名制抽签,中签率预测低于百分之二。潜店教练小王已经开始接受预约,订金三千,他说“只要开放,名额秒没”。我调侃他“卖的不是潜水,是爱国主义”,他咧嘴一笑:“有钱不赚是傻子。”
菲律宾旅游部见状慌忙宣称“考虑向国际法庭再次起诉”,可去年仲裁案判决至今没能执行,这一次连美媒都没劲转推送,评论区里最高赞只有一句“又来了?”
回看整场戏,中国没多开一枪,岛也没多填一铲,只是换了脚本:把主权争议塞进环保筐,再用国内法压实,拉着邻居一起打工,让对手每一拳都像打在棉花上。菲律宾想掀桌子,却发现自己手里只剩一张旧牌,还是王牌,却没人跟。
所以啊,别光盯着谁嗓门大,要看谁把账本算清。南海这盘棋,下的是成本,比的却是耐力。
下一轮出牌轮到菲律宾,是继续砸钱军演,还是坐下来抽口烟谈谈分红?我用手机刷着海警直播,弹幕飘过一句“该你了”,屏幕外的你,觉得他们还有啥后招?
垒富优配-配资公司-证券配资门户-低息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