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舞台上,本该维护多边共识的规则,有时却成了少数强权制造麻烦的工具。面对185比1的悬殊对抗,为何单极霸权依然能屡屡得手?
这并非国际体系偶然失灵那么简单。更像是精心设局,让参与者不知不觉陷入了一场“囚徒困境”的博弈。
回想当年,唐纳德·特朗普政府就曾把关税威胁玩成了全球范围内的“服从性训练”。那时的应对,难道只有在旧棋盘上硬碰硬吗?
或许,真正的破局之道,在于另辟蹊径,干脆开辟一个全新的棋盘。
盟友也得入局
要说特朗普政府那会儿,搞的钢铝关税,借口是“国家安全”,可目标呢?全球主要经济体,甚至包括欧盟、日本、加拿大、墨西哥这些传统盟友,一个都没落下。
这套操作的核心,就是“分而治之”。美国抛出“豁免权”的诱饵,明摆着就是要你别跟别人抱团,单独来找我谈。
此举果然奏效。潜在的多边联合反制,还没成形就先瓦解了。各国被逼着在谈判桌上单独面对压力。
比如日本首相石破茂,当时国内执政联盟在参议院选举中受挫,舆论压力山大。面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施压,最后只能选择妥协。
欧盟那边,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的态度就显得暧昧。应对美国关税危机,关键时刻没能拿出有效反制措施。
她错失了良机,结果就是欧盟没能有效联合起来对抗美国。这不是实力不够,是集体意志没能凝聚起来。
心理学上的“破窗效应”也发挥了作用。最开始,越南、印尼这些经济体选择了屈服。一旦有人“破了窗”,后面就容易跟风。
这种率先屈服的行为,打破了其他国家的心理防线,让大家觉得抵抗无益。最终,即便本可抗衡的强权,也选择了退让。
这种困境揭示了一个深刻问题:在旧的、由美国主导的规则体系里,任何反抗都可能被转化为内部的分裂,进而被逐个击破。那么,出路到底在哪里?
新棋局,新玩法
中国似乎找到了应对这困境的新思路:与其在旧体系内消耗,不如另辟蹊径,开辟一个平行的、以合作为导向的新空间。
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步深化的战略转向。从“一带一路”倡议开始,它就旨在通过构建新的贸易合作网络,分散过度依赖单一市场的风险。
今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占比,已经达到了32%。这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层面的战略再平衡。
而近期,中国正式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总部还拟定设在中国上海。这无疑标志着中国从“规则接受者”向“规则供给者”迈出了关键一步。
这可不是要搞一个与美国对抗的军事或政治联盟。它是提供一个“非美国中心”的技术与发展平台,让各国能有新的选择。
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的观点,无疑为此提供了注脚。他曾公开呼吁各国合作,建立一个“没有美国”的国际体系。
他说的,正是为了应对某些国家的霸凌行为。这与中国倡议成立新组织的理念,在某种程度上不谋而合。
但仅仅是提出一个新组织,还不足以打破旧有引力。这个新平台凭什么能吸引参与者?其内在的运行逻辑,才是关键。
授人以渔的范式
新成立的AI合作组织,核心是要构建一种与美国模式截然不同的新范式。它将通过颠覆性的合作理念和务实的方案,重塑全球技术治理。
当前全球AI格局是中美双强并立。美国在基础研究上领先,中国则在应用创新上快速追赶。
然而,发展中国家在AI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只有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全球80%的顶尖AI人才,都集中在中美两国。
面对这种技术鸿沟,美国通过谷歌、微软、OpenAI等科技巨头,以及技术出口禁令,试图打造一个封闭的“技术联盟”。
这种模式可以概括为“技术标准加上资本控制”,意图实现对全球AI发展的垄断。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倡议的核心理念是“发展导向”、“能力共建”和“技术普惠”。这更像是一种“授人以渔”的策略。
作为具体配套措施,中国计划实施《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未来五年,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万个AI培训名额。
同时,还将设立50个联合实验室。这些举措直击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数字鸿沟”痛点。
将该组织的总部选址上海,也有其深意。上海今年的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人民币。
其完整的AI产业链和生态系统,能够为新组织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实现“技术标准-产业应用-规则制定”的良性循环。
此外,设立“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试验区”,意味着该组织不会采取“一刀切”的单边主义模式。
它允许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差异化试点,通过“试验-迭代”的渐进式改革来推动全球AI治理。这是对美国规则霸权的一种创新式对抗。
中国的这些理念,已经获得了巴西、南非等新兴经济体的积极支持。而百度飞桨开源平台吸引的500万开发者,也从侧面印证了中国技术共享的吸引力。
结语:双轨并行
回到最初的“囚徒困境”。当一个新的、非零和博弈的合作平台出现在国际舞台上时,那些曾被迫做出两难选择的“囚徒”们,便获得了走出困境的真正钥匙。
他们不再只有“妥协”或“对抗”两个选项,而是多了一个新的合作与发展的通道。
中国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并不在于简单地挑战美国。它更在于开启了全球治理的“双轨时代”。
一个轨道是美国长期主导并试图维护的现有体系。它在某些领域仍旧强势,即便WTO争端解决机制因其阻挠而瘫痪,也能通过USMCA等“替代争端解决机制”强加自身意志。
而另一个轨道,则是一个以“共商共建共享”为核心理念,以技术普惠和能力共建为实践路径的新兴合作网络。
在这种“双轨并行”的国际结构中,各国将拥有更广阔的战略回旋余地。他们可以根据自身国家利益进行更灵活的选择与平衡。
这本身就是对长期单极霸权的一种有效制衡。一个更加多元、更具包容性和韧性的21世纪国际新秩序,正在这种并行演化中悄然成型。
垒富优配-配资公司-证券配资门户-低息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