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出生的时间,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走向。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女怕午时生,男怕子夜临。”
乍一听像是老一辈的迷信说法,但细究起来,却让人不寒而栗:为何女子午时出生不吉?为何男子子夜降生被视为大忌?
难道这背后,真的藏着某种规律,或者被现代科学验证的生理与心理因素?
乾隆皇帝打脸千年俗语要说起"男怕子夜临"这句话被打脸的事儿,最有名的得数乾隆皇帝了。这位爷就是在子时出生的,按照民间说法,他应该命运多舛才对。
可人家不但当了皇帝,还活到了88岁高龄,在那个医疗条件落后的年代,简直就是个奇迹。
展开剩余87%乾隆在位六十年,又当了三年太上皇,一辈子吃喝不愁,后宫佳丽三千,儿孙满堂。他喜欢游山玩水,六下江南,写了四万多首诗(虽然质量一般),收藏了无数珍宝。
要说这是个命不好的人,恐怕全天下的人都要羡慕这种"不好"了。
更有意思的是,乾隆自己对出生时辰这事儿根本不在意。他曾经跟大臣们聊天时说过:"朕生于子时,有人说不吉,朕看这是胡说八道。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哪有什么时辰决定的道理?"这话说得多透彻!一个封建帝王都能有这样的认识,可见这种迷信说法站不住脚。
刑场午时与女孩命运的荒唐联系说起"女怕午时生",这里头的故事更离谱。古代处决犯人确实喜欢选在午时三刻,为啥?因为这时候太阳最毒,阳气最盛,据说能镇住冤魂。可这跟女孩出生有啥关系?
古人的逻辑是这样的:午时杀人多,冤魂就多;女孩属阴,容易被冤魂附体;所以午时生的女孩不吉利。这逻辑链条看着挺完整,实际上每一环都经不起推敲。
我认识一位妇产科的老医生,她跟我讲过一个故事。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个产妇正好在中午十二点生了个女儿,家里老太太一听就哭了,非说这孩子命不好。结果呢?
这女孩后来考上了北大,现在是一家大医院的主任医师,不仅事业有成,家庭也很幸福。
老医生说:"我接生了几千个孩子,什么时辰出生的都有。要真按老话说的,午时生的女孩都命不好,那医院里得有多少悲剧?
可实际上,孩子的成长跟出生时辰没有半毛钱关系,跟家庭教育和个人努力才有关系。"
阴阳学说被曲解的真相说到阴阳,很多人就想到算命看相那一套。其实老祖宗的阴阳学说,本来是用来解释自然规律的,跟迷信没关系。
《易经》里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在讲天地运行的规律。白天黑夜、春夏秋冬、男女老少,都是阴阳的体现。阴阳不是什么神秘力量,就是事物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可到了民间,阴阳就变了味儿。什么阴气重、阳气弱,都能扯到命运上去。照这个说法,夜班工人都阴气重,白天睡觉的人都阳气弱,那全世界的夜班工人和夜猫子都要倒霉了?
我有个朋友是研究中国哲学的,他说:"阴阳学说最核心的思想是平衡和变化。白天会变成黑夜,黑夜会变成白天,这是自然规律。硬要说某个时辰出生就一辈子阴阳失衡,这完全违背了阴阳学说的本意。"
康有为:另一个子时出生的传奇人物除了乾隆,还有个子时出生的名人值得一说,那就是康有为。这位戊戌变法的领袖人物,也是半夜出生的。按理说,他应该身体虚弱、命运坎坷才对。
可康有为的一生虽然确实挺坎坷,但那是因为他要改革,触动了保守派的利益,跟出生时辰有啥关系?变法失败后,他流亡海外,不但没有一蹶不振,反而周游列国,著书立说,活到了69岁。
康有为在国外的日子过得相当潇洒。他在瑞典买了个小岛,取名"北海草堂",每天写字画画,研究学问。他还娶了好几房太太,生了一堆孩子。要说这是个命不好的人,恐怕很多人宁愿要这种"不好"的命。
有意思的是,康有为自己倒是挺相信命理的,但他从来不认为自己子时出生有什么不好。他曾经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我虽生于子时,但这正是上天要我担当大任的征兆。"看看,同样是子时出生,人家理解的角度就不一样。
从迷信到科学:现代社会的理性回归现在去妇产科看看,没有哪个医生会在意孩子是什么时辰出生的。产妇什么时候发动,孩子就什么时候出生,这是自然规律。硬要挑时辰,反而可能耽误最佳生产时机,对母子都不利。
我认识一个产科护士长,她告诉我一个真实的案例。有个产妇已经宫口全开了,家里老人非要等到"吉时"再生。医生急得不行,好说歹说才让产妇用力。
结果因为耽误了时间,孩子差点窒息。幸亏抢救及时,母子平安,但这种迷信差点酿成大祸。
现代医学告诉我们,影响孩子健康的因素很多:遗传、营养、环境、教育等等,唯独跟出生时辰没关系。一个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取决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个人努力,而不是他是中午还是半夜出生的。
社会在进步,观念在更新。现在的年轻父母,更关心的是孩子能否健康出生,而不是什么时辰出生。这是理性的回归,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结语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有精华也有糟粕。阴阳学说的哲学思想值得传承,但把出生时辰跟命运挂钩的迷信该丢就得丢。
孩子什么时候出生不重要,重要的是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良好的教育和充满爱的成长环境。这才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关键因素。
信息来源: 《清实录》关于乾隆出生记载 《康有为自编年谱》 《中国古代刑罚制度史》 《易经》原文及相关注释发布于:山东省垒富优配-配资公司-证券配资门户-低息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