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举起一管白色粉末,撒下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进而导致了一个曾经富饶的中东强国伊拉克走向了20年的动荡与苦难。这场从一管白粉到一场战争的转折,犹如一场惊天大戏,背后隐藏的阴谋一直让人质疑。2006年,美国最终将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送上绞刑台,但其理由却充满了可笑的阴谋论。而直到2021年,俄罗斯的报告揭示了这一切背后的真相:美国所有的指控、所有的证据,甚至萨达姆被捕的过程,都不过是精心编造的骗局。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美国到底为了什么要如此操作?
2003年,美国制造了一场精心编排的“魔术”,其代价是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废墟和无数人的死亡命运。戏剧的序幕是在联合国安理会拉开的,鲍威尔站在全球面前,举起那管白色粉末,语气坚决地告诉全世界,这正是能够致使美国参议院关闭的炭疽杆菌,而伊拉克正在秘密研制大规模生化武器。美国高层将整个剧本精心编排,无论是白宫、五角大楼,还是情报机构,都在全力配合,媒体更是毫不妥协地将伊拉克描绘成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
展开剩余84%然而,这种声音却掩盖了太多不为人知的真相。联合国的核查人员已在伊拉克深入挖掘了数千小时,仍然一无所获;美国的情报机构也根本未能找到萨达姆与“9·11”事件的任何联系。即便如此,这些证据和真相都被刻意忽略,因为美国需要找到一个理由,任何理由都行,他们必须对伊拉克采取行动。
几个月后,美国绕开联合国,实施了对伊拉克的地毯式轰炸,持续数月,但却未能发现任何可疑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明显揭示了美国的骗局,然而美国却依然不理不睬,继续推进战争。借口已找到了,审判早已开始,2003年3月20日凌晨,美国甚至不再与联合国打招呼,直接启动了代号“震慑打击”的行动。行动精准而冷酷,第一波轰炸便摧毁了总统府、指挥中心和通信枢纽。这并不是所谓的“外科手术式”打击,而是结合了“斩首”与“地毯式轰炸”的残酷手法。
伊拉克人的噩梦刚刚开始。三天之内,巴格达三分之一的建筑被夷为平地。住宅、学校、医院等设施无一幸免。萨达姆也彻底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四月,美国终于占领了巴格达,萨达姆则被标榜为全球头号通缉犯。
接下来的悬念便是萨达姆的下落。到了2003年底,美军发动了代号“红色黎明”的行动,动用了600多名精英部队,誓言一定要找到萨达姆。最终,萨达姆在家乡提克里特附近的一处农场被发现,并被特种部队捉拿。全世界看到了一张著名的照片:萨达姆狼狈地从一个肮脏狭小的地洞中被拽出来,头发凌乱,神情迷茫,仿佛一只受惊的土拨鼠。
这一幕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成为美国“英雄叙事”的核心画面。然而,细想一下,这个画面似乎有些不对劲。如果萨达姆真藏有大量的恐怖武器,为什么他会躲在如此简陋的地洞中?最为关键的是,周围没有任何武器来保护他。尽管如此,当时没有人敢提出质疑。由于美国的强大压力,全球各国纷纷站队美国,口口声声指责伊拉克。
然而,真相总有一天会浮出水面。许多年后,一名曾为美军工作的伊拉克翻译,以及俄罗斯媒体的报告揭示了这场“地洞抓捕”背后的另一面:萨达姆根本没有躲在狭小的地洞,而是在一间设施完备的地下室里生活。地下室里有床、有书,还有一个保险柜,最惊人的是,房间内堆满了崭新的美元,萨达姆的定制西装、昂贵雪茄和名牌香水也在其中。美军的“抓捕”其实是一场掠夺,那些现金和奢侈品被彻底洗劫一空,随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2006年,萨达姆被处以绞刑,罪名依然是那个无法证明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至于那管曾被鲍威尔举起的“核铝管”,事后被证实只是普通的金属管,而中情局的分析师早就得出了结论,但这一结论被高层压了下去。即便如此,晚年的鲍威尔也终于承认,自己曾在联合国发言时犯下了“职业生涯中最大的错误”,这一“遗憾”也随风飘散,落在了一个破碎的国家废墟上。
萨达姆倒下了,但美国承诺的民主与自由并未如期而至。取而代之的是,伊拉克人民面临的是长达二十年的动荡和苦难。美军占领巴格达后,首批冲出去的部队并未保护博物馆或市政厅,而是优先保护了伊拉克的国家石油部。美国公司通过承包商控制了伊拉克和叙利亚的主要油田,以“保护油田”为名,实际上攫取了巨额利润,每年数十亿美元的油田收入流入美国。
“反恐”是美国的借口,但石油才是其真实目标。伊拉克,这个曾经富裕的中东强国,在这场战争中被击垮,GDP跌幅超过70%,近20万人死于战争,900万人流离失所。基础设施崩溃,停水、断电、缺乏医疗成了常态。一个原本繁荣的国家,瞬间变成了碎片。讽刺的是,在将伊拉克从一个国家变成战场、从石油之国变成废墟之后,美国依旧一脸正义地宣称自己是“解放者”。
时光流转,15年过去,伊拉克几乎成了“历史的尘埃”。然而,俄罗斯的报告揭开了这场大骗局的真相:萨达姆的死亡是美国一手策划的。他们曾控诉萨达姆搞阴谋论,但实际上大规模的阴谋论正是美国所主导。这场战火背后,所谓的化学武器、恐怖武器,甚至那管白色粉末,最终都被揭露为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发布于:天津市垒富优配-配资公司-证券配资门户-低息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