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晚间,卫光生物(002880.SZ)发布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向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4536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15亿元。其中,12亿元拟用于建设卫光生物智能产业基地项目,扩建公司年处理血浆能力,3亿元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近年来国内血液制品行业收并购事件持续落地,行业集中度有持续提升趋势。卫光生物本次定增完成后,智能产业基地项目不仅能帮助公司实现产能瓶颈的突破,推动公司营收及利润规模再上一个台阶,更有望帮助公司抓住行业发展机遇,在血液制品领域站稳头部企业位置,加快建设差异化血液制品先锋企业,开启公司在“十五五”期间新的发展篇章。
新增产能1200吨,构建未来发展新基石
卫光生物智能产业基地项目无疑是此次定增的核心亮点。项目总投资为23.08亿元,其中新增建设投资22.56亿元,建设期规划为4.5年,建成后将具备年处理血浆1200吨的强大产能。如此大规模的产能提升,对于卫光生物而言意义非凡。
预案指出,近年来公司浆源拓展情况较好,2022年至2024年采浆量复合增长率达到9.69%。而从现有产能状况来看,卫光生物血液制品生产线建成于2013年,初始设计年投浆量约400吨。尽管历经多次改造升级,目前已提升至650吨,但进一步改造升级产能的空间极其有限,公司急需新建工厂拓展产能。新增1200吨血液制品年产能,将助力公司实现产能瓶颈的突破。
智能产业基地项目也将进一步扩充公司的产品类目。据了解,血液制品行业竞争中,除采浆量外,吨浆收入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另一重要指标。血液制品行业龙头企业博雅生物及上海莱士吨浆收入均已超过300万元,卫光生物虽在行业中属于靠前位置,但仍处于第二梯队。而以研发为支撑,持续扩充产品品类,正是提升吨浆收入最为重要的手段。
公告指出,新建血液制品智能工厂可生产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人免疫球蛋白、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Ⅷ、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纤维蛋白原等十几类血液制品。目前,卫光生物在售产品已达11个品种23个规格,且在近2年成功上市两个新品,新厂区的建设,可充分满足公司新产品产业化需求,从而帮助公司把握市场机遇,进一步缓解行业供需矛盾,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市场占有率,为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筑牢坚实的根基。
机遇与挑战并存,打造差异化血液制品先锋
血液制品,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性储备物资及重大疾病急救药品,一直处于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地位,呈现政策壁垒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据统计,2024年我国血制品市场规模约600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950亿元。
政策层面,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提出需提升血液供应保障能力,完善采供血网络布局,健全巩固常态化全国血液库存监测制度和血液联动保障机制,提高血液应急保障能力。2024年,国家药监局更是发布血液制品生产智慧监管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血液制品生产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从行业层面来看,血液制品行业“资源为王”的特性决定了头部企业扩张的核心路径,即借助资本力量完成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2024年7月,上海莱士“易主”,海尔集团成为控股股东,并加速了对南岳生物的并购;同年同月,博雅生物斥资18亿元收购绿十字控股,新增6个品种和4家浆站。类似的控股权变更及并购事件近两年在天坛生物、派林生物等血制品企业同样有所落地。
2025年,工信部等十二个部门发文进一步提出,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医药行业集中度与规模效益,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资本运作等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转型升级。在行业趋势与政策支持共同推动下,血液制品行业整合或将再掀热潮。目前全国28家血液制品企业已有12家建成或正在建设千吨级生产基地。卫光生物千吨级血液制品智能生产基地建成后,公司将成为国内少数具有千吨基地的企业,并成为华南区唯一一家千吨级血液制品企业。
卫光生物不仅将扩大产能规模作为推动国内血液制品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其旗下的卫光生命科学园,已成为其打造“平台化生物医药新锐”的名片。自2022年投入使用至今,卫光生命科学园通过“医教产学研”结合,吸引了合成生物、细胞与基因治疗、AI制药、高端医疗器械等前沿方向的超过60家企业入驻,构建起“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产业落地”全链条闭环发展体系。
卫光生物在卫光生命科学园实践的“房东+股东”创新模式,不仅有望成为传统园区运营的新路径,更有望成为卫光生物推动产业整合的新抓手。目前,卫光生物通过旗下股权投资公司,在园区设立了三只专项产业基金,配备专业投资及投后管理团队,真金实银支持了汉腾生物、新阳唯康、粒影生物等在内的园区入驻企业。2024年园区产值突破3.57亿元,同比增幅高达48.8%。近日,该园区更是在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上被评为“2025年中国特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优秀案例”,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天府国际生物城等业内广受认可的园区同台获奖。
智能产业基地项目投产后,卫光生物的浆站规模和产品管线双双实现提升,叠加公司在卫光生命科学园的布局,公司“中国产业化血液制品先锋”和“全球平台化生物医药新锐”的发展路径愈发清晰。在中国血液制品行业整合大幕已经拉开的背景下,卫光生物有望通过此次资本运作,同时驾驭血液制品的“资源”与“技术”,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推动中国血液制品行业的发展。
垒富优配-配资公司-证券配资门户-低息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